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专栏
发布时间:2025/6/27 17:20:23 阅读次数:41
CAT#:JW-11-230805
低温运输,-20℃保存
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
产品及特点
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是一种无需洗涤或收集细胞的用化学
发光法先后直接测定细胞内萤火虫萤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和海肾萤光素酶 (Sea Pansy (Renilla reniformis) Luciferase,简称 Renilla Luciferase)的高灵 敏度、高信号稳定性的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本产品具有下列特点:
1. 本产品发光强度高。
2. 本产品的检测灵敏度高,测定样品的线性范围宽。
3. 本产品操作简单,读数稳定,检测速度快,完成整个检测流程仅需约 20 分钟。 4. 本产品的海肾萤光素酶检测试剂对萤火虫萤光素酶的淬灭效果好。
5. 本产品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6. 本产品只能用于科研。
规格及成分
本产品采用 5 孔盒包装
成份 编号 规格 包装
萤火虫萤光素酶检测试剂 11-230805a 10 mL 10mL 本色瓶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缓冲液 11-230805b 10 mL 10mL 本色瓶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底物
(100X) 11-230805c 100 μL 0.5mL 本色管
使用手册 11-230805sc 无 1 份
自备物品 无
运输及保存:低温运输、-20℃保存、有效期一年 。(萤火虫萤光素酶检测试剂和海肾萤光素酶检 测底物(100X)须避光保存)
使用方法
1. 细胞的准备:使用适合进行化学发光检测的 96 孔板,每孔接种 100μL 细胞(如 使用 384 孔板,每孔接种 25μL 细胞,具体用量视不同类型的 384 孔板而定), 同时设置不含细胞的培养液孔作为阴性对照 ,按照细胞培养和细胞转染的常规 方法培养和转染细胞 。如有需要 ,可加入药物处理细胞 。注 :如果使用每孔的 最大体积小于 300μl 的非标准 96 孔板 ,可适当减少细胞培养液体积 ,如每孔 90μl , 同时后续的试剂也同等减少 。 非标准 384 孔板等也可类似操作。
2. 检测试剂的准备:
(1)融解萤火虫萤光素酶检测试剂和海肾萤光素酶检测缓冲液 ,并达到室温。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底物(100X)置于冰浴或冰盒上备用。
(2)按照检测每个样品需 100μL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工作液的量,配制适量海 肾萤光素酶检测工作液。按照 1:100 的比例混合适量的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底物 (100X)和海肾萤光素酶检测缓冲液,即配制成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工作液。例如,
5mL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缓冲液中加入 50μL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底物(100X)充 分混匀后即可配制成约 5mL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工作液 。注: 100X 底物需要 按照 1:99 进行稀释和配制 ,为便于计算和操作 ,按照 1:100 进行操作也可以 获得一致的检测效果。
3. 萤光素酶检测:
(1) 萤火虫萤光素酶的检测 :取出细胞培养板在室温平衡 10 分钟(通常不宜 超过 30 分钟) 。96 孔板每孔加入 100μL 萤火虫萤光素酶检测试剂(384 孔板 每孔 25μL) ,混匀 。室温(约 25ºC)孵育 10 分钟 ,使发光信号趋于稳定 。使用 具有检测化学发光功能的多功能酶标仪进行化学发光检测 。请根据仪器要求设 置相应的参数 ,每个孔的检测时间一般为 0.25-1 秒或更长时间 ,具体需根据 仪器的检测灵敏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2)海肾萤光素酶的检测 :96 孔板每孔加入 100μL 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工作 液(384 孔板每孔 25μL),混匀。室温(约 25ºC)孵育 10 分钟,使发光信号趋于 稳定 。使用具有检测化学发光功能的多功能酶标仪进行化学发光检测 。在以海 肾萤光素酶为内参的情况下 , 用萤火虫萤光素酶测定得到的 RLU 值除以海肾 萤光素酶测定得到的 RLU 值 。根据得到的比值来比较不同样品间目的报告基 因的激活程度 。如果以萤火虫萤光素酶为内参 ,也可以进行类似计算
关联产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剂盒( 405nm 分光光度法)
上海极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崇明县长兴镇潘园公路1800号2号楼9703室
邮箱:435399850@qq.com 电话:021-80186165 手机:16602115336
备案号:沪ICP备15046135号-4